我校教师在“2020年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

6月19日—21日,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市教育工会承办的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于上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比赛高手云集,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共评出特等奖7名、一等奖21名、二等奖42名、三等奖70名、优秀奖100名。其中,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教师刘尔瑟老师获人文科学组三等奖,新闻传播学院刘燕老师获社会科学组优秀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哈龙老师获思想政治理论课组优秀奖,机电学院吴玉平老师、信息技术学院展召敏老师获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优秀奖,职业技术学院徐仁芳老师获高职高专综合学科组优秀奖。

刘尔瑟老师

哈龙老师

刘燕老师

展召敏老师

徐仁芳老师

吴玉平老师

本届大赛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以“历练,让我们成长”为主题,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结合,注重“课程思政”改革,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站在知识发展和教育教学前沿,营造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助力打造特色一流的上海高等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非常重视这次比赛,在2019年末就启动了各二级学院的院级初选活动,共收到涉及社会科学等六个组别共计22名教师参加,在此基础上,我们邀请校内外13名专家分三组对这些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的考核,根据专家合议,从其中选出六名教师参加“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为保证备赛效果、提高参赛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发中心特邀请上海师范大学的陈勇副教授和同济大学的胡琪副教授(第三届上海市青教赛人文科学组特等奖)为老师们带来“如何上好一门课”的主题培训,邀请复旦大学熊祖泉老师(第三届上海市青教赛非语言类外语教学组特等奖)对老师们进行“如何做好教学反思”的主题线上辅导。同时为提升老师们备赛材料的质量,特邀专家对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教案及PPT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为有需求的老师们提供PPT修改。最后还在参赛前一天特邀上师大博士生导师谢利民教授进行现场磨课,针对老师们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力求将教学设计做到极致,为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比赛,我们希望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参赛教师可以将积累的比赛经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今后日常教学过程中去,真正实现“认真讲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初衷。刘尔瑟老师说到,“如何上好一门课,对于一名教龄只有3年的“青椒”,是一个难题,尤其是我参赛的课程是日语的语法课,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人一听到“语法课”这三个字就非常抵触,觉得纯理论课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就在考虑如何打破这种思维定式。我的语法课,重点不是教授学生新的语法知识,而是一个帮助学生将低年级所学的零散的语言知识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然后再一次具体化、回归应用的一个过程。我希望学生能够发现隐藏在语法知识背后的日本文化的魅力,并且意识到中日两国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理解并思考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我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通过课前线上摸底、课堂反馈、课堂发表及讨论、课后线上作业、线上答疑及在线讨论,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门课上得好不好,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多少。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学习方法、逻辑思维和生活态度。这次比赛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专业和目前的教学状态,获得了很多启发。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今后我会不忘初心,再接再厉。

其他参加本次大赛的老师们也都感到收获满满,感慨良多,纷纷表示,“每参加一次比赛,对自己都是一种锻炼和磨砺。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多个环节中,经历无数次探索尝试、修改更新的煎熬过程,不仅从中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本领,更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思路作了深刻思考,积累的教学素材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撰稿 教务处 白鹤

                                                20207

 


发布时间: 2020-07-09 浏览次数: 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