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行思—在山水与文化间重寻心灵原乡——记湖北武夷山疗休养团见闻

       在上海开往武夷山的动车上,上海建桥学院工会组织的暑期职工疗休养团一行30人,心情愉悦的奔赴武夷山——这个被张艺谋的印象大红袍点亮的地方,作为本次疗休养的驿站。

 

一、母树大红袍:文化符号里的生命启示

六株不过碗口粗细,两米出头的高度,被朱红栅栏围起的茶树真实出现在大家眼前时,我的期待落了空——它们在苍翠的山峦间毫不起眼但它确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大红袍”导游绘声绘色充满激情的讲解,让我们对这几株珍贵的“大红袍”陡然生出敬意,500万一斤的茶叶,800克的年产量,尼克松访华时的半壁江山典故,还有那些关于神鸟衔种、皇帝赐袍的传说。原来真正的珍贵从不在形体的高大,有些存在,历经岁月沉淀,早已超越物质本身,成为民族精神的注脚。

                       古树大红袍


二、天游峰与九曲溪: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疗愈

       攀登天游峰的过程,像极了人生的隐喻。穿过幽暗的茶洞,眼前豁然开朗的半亩茶园,恍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站在峰顶俯瞰,九曲溪如碧玉腰带蜿蜒于群山之间,竹筏上的橘色救生衣星星点点,教职工们的欢声笑语,船工幽默的解说让每处转角都充满惊喜此刻,苏东坡笔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超脱,在这群山环抱的碧波之上,终于读懂了那份从容。

 

 

竹筏漂流


三、虎啸岩与一线天:在自然中照见自我

       虎啸岩的静谧里,藏着青春最本真的模样。没有拥挤的人潮,只有山风穿过松林的沙沙声年轻同事们的欢笑声在山谷间回荡他们在悬崖边摆出各种造型拍照,一线天30厘米的窄缝大家争相尝试。这让我们感到,疗休养是一次放松的机会,更是人生不同境遇的体验。

一线天

虎啸岩


四、龙川大峡谷与下梅古民居:文化基因里的温暖传承

       龙川大峡谷的美是立体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古老的树木与藤萝编织成绿色的穹顶在下梅古民居,百年前的小姐闺阁里,二年级的小朋友正细心照顾着更小的同伴;雨伞在同事手中传递,伞下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这些温暖的细节,比任何文物都更能诠释文化的生命力——它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传递中。通过这次疗休养,同事们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一路上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同游是缘分,愿友情长存。

 龙川大峡谷

                    下梅古民居


五、实景剧:印象大红袍文化赋能的生命觉醒

       当印象大红袍的实景演出在夜色中拉开帷幕,所有的疲惫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灯光勾勒出的盛唐气象,竹林间的曼妙舞姿,神话传说与现代生活的交织,最终都指向那个永恒的主题:对自然的深情,对生活的热望。张艺谋用艺术复活了茶文化,我们每个人也都用自己的方式,让平凡的日子焕发光彩。

 

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


       武夷山之行,本质上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那些茶树、山峰、溪流、古民居,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风景,而是承载着中国人精神密码的文化符号。当我们在山水间行走时,其实是在与千年的文明对话;当我们在文化中浸润时,其实是在重构自己的精神原乡。就像那株两米高的母树大红袍,它用三百年的时间告诉我们:真正的永恒,从不在形体的高大,而在精神的丰盈。

       武夷山给我的最好礼物——在山水与文化的交融中,找回了那个认真生活、热爱生活的自己。感谢学校,感谢校工会给我们提供的了解大自然,亲身感受绿水青山的机会,我们的人生旅程从此多了一处美丽的回响!

 


                                   撰稿:武夷山疗休养团联络员张润兴

                                   审稿:校工会  潘秀玲

                                     2025年7月26日


发布时间: 2025-07-30 浏览次数: 10